2020年8月25日,岳池县人民法院借助科技手段,在执行案件过程中,首次使用电子封条查封涉案房屋,贴出了全市法院第一张电子封条。
2011年1月,岳池人帅某向县某金融机构借款28万元,因未按期归还,于2016年8月被诉至岳池法院,且在判决之后进入强制执行程序。在执行过程中,帅某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偿还借款的执行和解协议,但并未按该执行和解协议履行给付义务。经申请执行人申请,该案恢复执行后,我院首次启用电子封条对帅某所有的1套住宅予以查封。
只要人民法院查封涉案房产,封条就是必备“工具”。但传统纸质封条不仅容易脱落,还易被人为撕毁,威慑力不足。智能电子封条弥补了纸质封条以上缺点,全称为“智能电子封条监控系统”,由硬件部分和系统平台两部分组成。封条上印制有超大字体的“法院查封,严禁破坏”字样,外观醒目,警示威慑效果好,且结构简单、使用方便、牢固耐用。内置声光警示系统,可对被执行人房产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,在房产查封期间,任何试图破坏封条的行为,都将被摄录取证,上传至后台作为证据予以固定,并同步将相关信息发送到执行法官的手机终端,便于第一时间掌握情况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。同时,被执行人可以扫描电子封条上的二维码,阅读相关法律文书,了解房屋被查封原因,获知自己的权利和义务,方便与执行法官取得联系,畅通了被执行人与执行法官的沟通渠道,体现了文明执行理念。
电子封条既是“司法”与“科技”的结合,更是现代科技运用到司法实践领域的有益探索和尝试。下一步,岳池法院将继续借助科技手段,创新工作方式,坚决打击逃避、抗拒执行行为,巩固好“基本解决执行难” 成果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